第一百七十三章 锦衣夜行-《汉末苍天》
第(2/3)页
而对于还盘踞在太行山的数十万黑山军,荀攸一面令徐晃和典韦进攻,一面采取了招降张燕的策略,荀攸在来信中对姬平详细分析过。
张燕原名褚燕,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后。褚燕聚集一帮少年为盗,在山水间转战出击,不到一年。部队便扩张到一万多人。次年,博陵人张牛角也聚集起一伙人,自称将军,与褚燕合兵一处。褚燕推举张牛角为首领,进兵攻打瘿陶,张牛角被流箭射中,身受重伤,临死之前,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。褚燕也改姓张。唤作张燕。
张燕身轻如燕,又骁勇善战。在太行山诸贼中名望日盛,与常山、赵郡、中山、上党、河内等地叛匪互相勾结。众匪部众归附到张燕麾下,张燕部众很快发展到近百万人,号称“黑山军”,朝廷却无力派兵围剿。
而张燕此人虽然投身为贼,但也颇有些政治想法,黑山军势力发展后,张燕派使者到京城雒阳,上书朝廷请求归降,汉灵帝于是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,使他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,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,并派遣计吏到雒阳去汇报。
因此张燕此人说起来,也算个朝廷官员,他的黑山军也不如黄巾军那般死命反抗朝廷。
而且就在半个月前,徐晃军队在太行山中截获一位董卓派遣会见张燕的使者,此使者竟是董卓自长安任命的冀州刺史壶寿,计划与张燕联合,图谋冀州。
荀攸便将计就计,一边命徐晃继续打压,一边以河东王的名义招降张燕,不过招降书上,加了一个传国玉玺的印。
姬平对于荀攸的建议自是听从,他相信荀攸的谋略,这是能令曹操作为谋主的大才,在谋略方面比他强的多,对付一个张燕自是不成问题。而且招降张燕这些黑山军,要比招降黄巾军或世家势力好处理多了,不会有太多后患。
太行黑山军那边,姬平已经不用分心,不过他提醒了荀攸,尽量不要暴露上党与河东的关系,他要借此迷惑很多人。因为神武王在河东的消息几乎人所共知,北进并州之事也有不少人知道,但河东战略形势并不太好,而并州又有鲜卑等异族大敌,所以才能让这些诸侯在征战中忽略河东这股势力,自得的各行其是。
但如果他们得知河东与上党的关系,那就不一样了,上党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,首先对冀州威胁很大,如果袁绍知道了荀攸也归附了姬平,必然寝食难安,很难放手与公孙瓒打起来。
同样,姬平自身与张合在冀州的消息,也是隐秘的,他在公孙瓒军中这股势力,几乎彻底与河东、并州的势力分清,所带的郡兵都是中山等冀州本地兵,也很少联系,除了卢植、张辽、典韦等心腹,河东、河内大多官吏和将领都不知道姬平如今身在何处。
因为他如今也是在刀尖上跳舞,四面都是其他势力,一个不慎,就是粉身碎骨。
第(2/3)页